“好鸟枝头亦朋友”——中国古代诗词中的自然生态情怀

“好鸟枝头亦朋友”——中国古代诗词中的自然生态情怀

来源:诗意晚情


    翻开唐诗宋词,你会发现,各种各样的鸟儿是古诗词中出镜率很高的对象,堪称古代文人墨客笔下的网红。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当时古人热衷于写鸟或许还不能上升到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这样的高度来认识,但这的确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代文人朴素而又难能可贵的自然生态情怀。

红头穗鹛

     欣赏古诗词中的鸟儿,我们不妨先从一些耳熟能详的诗句中去聆听鸟儿那悦耳婉转的啁啾之声。“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是杜甫《绝句》中的名句。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枝上欢快地鸣叫;一行白鹭,在蔚蓝的天空轻盈地飞翔。诗人在明丽开阔的背景之中,工笔刻画了鸟类怡然自得的欢快之态。

    蓝翅希鹛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出自王维的《鸟鸣涧》,在万籁俱寂的春山中,悄然升起的月亮洒下一片清辉,惊动几只栖息山鸟。或许是鸟习惯了春山的静寂和幽暗,似乎连月出都会带给它们新鲜感,于是春涧里山鸟的夜啼声又产生了“鸟鸣山更幽”(唐·王籍《入若耶溪》)的意境。

  黄喉扇尾鹟

     此外,“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唐·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晚春》)“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六》);“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唐·杜荀鹤《春宫怨》);“野花看欲尽,林鸟听犹新”(唐·张九龄《送韦城李少府》)等诗句都无一例外地生动展示了各类鸣禽那绝妙动听的天籁之音。读着这些诗句,我们仿佛置身于百鸟争鸣、莺啭鸟啼的自然环境之中。

 栗头地莺

     除了描写鸟儿的欢快鸣唱之外,古人描写的鸟儿很多是与春天联系在一起的。唐代诗人杜牧在《江南春》中的“千里莺啼绿映红”,便是以大写意的手法,把欢乐歌唱的黄莺鸟、再衬托以丛丛绿树和簇簇红花,勾勒出了一幅鸟语花香的江南春景;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的诗句,莺歌燕舞地描绘出了春天的盎然生机;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是大诗人杜甫在经历了长期的颠沛流离、定居成都草堂之后以鸟寓春、以景抒情的诗词佳作;“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萍”是唐人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诗中的两句,诗句以仲春二月时节黄莺欢鸣、浮萍转绿,形象地把江南水乡的物候特征表现了出来。

       斑喉希鹛

    

   古人不仅在诗词中欣赏夸赞鸟儿的美丽与灵动,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古人在写鸟的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倡导保护野生动物的态度和观念。欧阳修的《画眉鸟》就是一首倡导人们让禁锢在笼中的鸟回归大自然的佳作:“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作者来到树林里,看到画眉鸟在开满红红紫紫山花的枝头自由自在地飞翔,听到它们在高高低低的树梢上尽情愉快地唱歌,不由得感慨到 ,如果把它们锁起来,即使是锁在用金子做成的笼子里,它们也不会唱出这样美妙的歌声了。因此远不如让它们挣脱牢笼、重返自然、回归“林间自在啼”。

 画眉

     白居易笔下“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盼母归”的诗句则写得更为情真意切,读了这样的诗句,谁还会忍心去伤及这些可爱的小生灵?王建《寄旧山僧》中的“猎人箭底求伤雁,钓户竿头乞活鱼”的诗句,就鲜明地褒扬了怜爱动物、救助生命的行为,其中的“求”和“乞”更是诗人爱心的点睛之笔。唐人皇甫曾的诗句“长安雪夜见归鸿”、“独悲孤鹤在人群”亦体现了作者对动物的关爱和怜悯之心。

 剑嘴鹛


   中国古代诗词中的这些朴素的生态自然观,虽历经千年,却依然闪耀着文明之光。体现着古人敬畏自然、尊重生命、保护各种野生鸟类的生态情怀。在国人日益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的今天,以推陈出新、古为今用的眼光来鉴赏这些诗词中的生态意境,对于我们建设美丽中国、推进生态文明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首页    绿色文苑    “好鸟枝头亦朋友”——中国古代诗词中的自然生态情怀
创建时间:2020-04-17 08:37
最新动态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