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小习惯,走出“舒适区”
改变小习惯,走出“舒适区”
来源:中国环境网 作者:程维嘉
继年初《国家发展改革委 生态环境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系统化的限塑方案之后,限塑工作日前再次加码。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意见》方案进行了细化。
《通知》还附有《相关塑料制品禁限管理细化标准(2020年版)》,明确了禁限管理的9项具体品类,都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这些塑料制品长期以来已经融入人们的使用习惯,看似微不足道,却能产生积少成多的累积效应。比如,仅2019年一年,全国就累计生产一次性塑料吸管近3万吨。每根塑料吸管使用时间只有几分钟,但其降解时间预估长达500年,且回收利用难度大。
由此看来,从源头上减少生产、销售和使用塑料制品,是保护生态环境的必由之路。推动公众走出“舒适区”,减少对塑料制品的依赖,从举手之劳开始拒绝小吸管、培养小习惯,将带来巨大的改变。塑料制品用还是不用,已经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一道环保必答题。
但同时也应看到,由于认知不足、缺少带动和引导、没有严格的约束等原因,公众知易行难的问题仍较为普遍。根据近日发布的《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调查报告2020》,只有约半数的受访者能将“点餐时不要一次性餐具”“购物时自带购物袋代替塑料袋”的认知转化为行动。
怎样从小习惯抓起将限塑要求落实落细?笔者认为,应该把控好全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做到以下三步:
落实绿色生产,向市场提供更多的替代品选项。提供多样化、经济实惠的替代方案,增加塑料替代产品的功能性和实用性,才能吸引消费者积极选择更加环保的产品和消费方式。目前,一次性塑料制品的替代品主要有可重复使用的用品、纸制品、竹纤维、淀粉等生物质制品、全生物降解塑料制品等,基本满足可循环、易回收、可生物降解的要求,替代方案并非无路可循。难点在于,如何在控制成本的同时提升客户体验。
但是,难点中也蕴藏着新的机遇。目前,一些龙头供货商已经抓住了这一转型风口,正在积极调整产品结构,但受制于资金、技术等原因,不少中小企业还持观望态度。这就需要政府对先进企业予以奖励,对中小企业适当扶持,推动形成科研创新、绿色生产的合力。随着禁限使用塑料制品工作不断推进,替代品的市场空间和销量将不断扩大,相信价格下降指日可期。
促进绿色销售,发挥龙头企业和行业标杆的作用。如果禁限塑料制品仍能以较低的价格轻易获得,限塑要求就难以落实。因此,零售企业应承担起社会责任,发挥带动作用,严把绿色销售关。
这方面,对塑料吸管等制品使用依赖程度较高的餐饮等行业已经有所行动。一些知名快餐、咖啡品牌已在其门店禁用塑料吸管,改用有饮用口的新型直饮杯盖代替;一些知名奶茶品牌也开始采取默认外卖配送纸质吸管,并在吸管包装上印刷“少用吸管更环保”的宣传标识。虽然纸质吸管、直饮盖对部分用户而言还是新事物,使用中也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适应,但新的习惯就是在这样逐渐磨合中形成的。
倡导绿色消费,提高可降解塑料制品和环保替代产品的辨识度。在市场上,究竟哪些是环保产品,哪种塑料制品可降解?对于消费者而言,不少人没有选择使用可降解塑料制品和环保替代产品,是因为对其不了解、购买时无法辨别。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需要建立权威的认证机制和严格的产品标准,提高可降解塑料制品等环保产品的辨识度,方便消费者选择;另一方面,需要借助多样化的宣传手段,提高公众的认知水平,推动其将认知真正转化为绿色消费的行为。
在这方面,一些省市已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比如,海南省将发布《全生物降解塑料制品通用技术要求》,以方便公众在日常生活中辨别全生物降解塑料制品。此类制品将在商品包装上标注电子监管二维码和产品成分标志,形成检测能力和全过程追溯监管体系。类似的经验方法值得推广。
众所周知,塑料污染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今年以来,国家相关部门连下两道“急令”向顽疾“开刀”,足见问题的急迫和态度的坚决。一分部署九分落实。限塑目标的实现,需要地方措施配套、执法检查推动,更需要包括消费者在内每一个市场主体的积极参与,将限塑要求落实落细。